要怪就怪中国的治安太好了

2023-08-10 02:16:28    来源:互联网

周末去看了电影《孤注一掷》,讲境外电信诈骗的。

下面内容涉及剧透,提前跟大家说一声。

说起电诈,我之前还聊过另外一部电影《巨额来电》,按理说我作为公众号博主,已经比大多数人更了解电诈,看之前也有一定心理准备了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不过看到《孤注一掷》里时不时出现的暴力血腥镜头,也感觉有些生理不适。

但其实我知道这部电影为了过审,也为了避免观众受不了,已经拍得很克制了。

在真实世界里不管是受害者的下场,还是诈骗现场的监管和虐待,都要比电影惨烈残酷一百倍。

先说受害者这头。

电影里的受害者主要讲了一个硕士毕业的年轻人,小天,本来家境很好,年轻人都有点希望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心思,但这孩子的努力却放到了玩网赌赚钱上。

网赌能不能赚钱?

电影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,所谓网赌其实都是表演,你的底牌是对方为你设计好的,所以输钱是必然。

这一点庄家知道,国内的公安机关也知道,但是小天不知道,他以为网赌是一场概率游戏。

其实哪有什么概率。

庄家通过网赌程序植入手机木马,了解到你的私人信息后为你量身定做扑克牌大小。

为的就是让你一边输一边赢,在欲罢不能中慢慢加大筹码下重注,最后孤注一掷来一把大的。

当你把最大一笔钱(电影里是抵押房产得到的800万)完成转账后,网络那一头会全部消失,之前跟你聊天聊得火热的美女,会瞬间把你拉黑。

这个电影里有一句台词特别好:

人有两颗心,一颗贪心,另一颗不甘心。

只能说,诈骗集团真的太专业了,太知道怎么琢磨受害者的心理,利用好这两颗心了。

最后小天以自杀(成为植物人)结束了被骗,年轻的生命化成了诈骗集团的庆祝烟花。

说起电诈,我发现身边很多人,聊起来总是一脸不屑一顾,包括正在看文章的各位。

我相信你们中间不少人都有一种“受害者就是太蠢”,或者“他就是太贪了”的心理,觉得电诈离自己还很远,自己很清醒,也不贪心,不可能被骗。

我想说的是,但凡你有这种想法,你就是骗子最喜欢的猎物。

骗子的骗术再高明,也只能骗到一种人,就是那些自以为不会上当受骗的人。

无论你多聪明,学历多高,社会阅历多丰富,上当不上当跟这些都没关系。

就拿我自己来举例吧。

在大家心目中,我应该还算有点社会阅历,怎么也不可能上当对吧?

错了,前段时间我就差点上当过,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,也算是跟电诈擦肩而过。

那天我接到一个10086的电话,注意,是中国移动的官方电话,然后对方说,因为做活动馈赠老客户,要免费为我把流量升级到一个月200G。

之前我也接过类似电话,就是让你免费体验更多流量,然后3个月后或者年底,你发一个短信取消那种,到时间不取消就表示同意继续使用,但是就得花钱了,这一点就让我很讨厌。

那天的电话,对方特别友好,专门跟我说不用担心,到时间了会专门来电询问要不要继续使用,没有我的允许,或者我什么都不做,也会自动取消。

这不挺好嘛,所以我一想也没什么损失,就答应了,然后对方说好的,马上发您一个验证码您查收一下。

等一下!

我忽然意识到不对劲:

为什么还需要验证码?这个验证码会不会就是骗子重置我手机银行密码,所需要的那个验证码呢?

作为曾经的通信行业从业者,我知道所谓10086这种号码,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模拟的,所以我瞬间清醒过来。

可是想挂电话,又有点犹豫,因为我感觉啥也不说直接挂人家电话,也太不礼貌太不尊重人了。

幸运的是,过了2秒钟,我还是挂断了。

手机静悄悄的放在桌上,没有收到验证码,对方也没有再打过来。

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,自己很可能刚和电信诈骗擦肩而过,更意识到电诈的可怕:

在我真正上当受骗之前,我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对方到底是不是诈骗。

即使到现在,我也没法确定那天的电话到底是诈骗,还是真实的中国移动客服,验证码是真是假,都只是我的猜测而已。

但我非常庆幸自己挂断电话。

电诈这种事,宁肯挂错也不能该挂却没挂。

因为对方太专业了,我警告自己不要存任何侥幸心理,更没必要跟他周旋。

好了,今天利用聊《孤注一掷》的机会,谈起这件事,就是想告诉大家:

不要以为你很聪明,也不要以为你并不贪心。

你贪心不贪心,并不取决于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此刻,只取决于未来某一刻你接通电话时的心理活动。

只有当电话铃声响起,你贪不贪心才会起作用,你的心理活动,才会完全按照专业骗子的剧本一步步往前走。

像我,我写公众号能为大家提供许多价值认知,许多深度思考,我的理智程度应该超过大多数人了吧。

可是当接通电话,我不也有那么一丝丝想法,想着能免费使用更多流量吗?

所以,要想不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,刚才那句话我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:

当你认为自己不可能被骗,那你就是骗子最喜欢的猎物;

反过来,当你承认自己没有骗子专业,也可能被骗,那骗子反而更不容易骗到你。

说完受骗者,再来讲诈骗团伙这一头。

随着我们国家这几年大力打击电信诈骗,还有铺天盖地的宣传,国内的电信诈骗团伙已经不多了,更多更专业的团伙都在东南亚几个国家。

诈骗团伙分工明确,组织森严,而且套路极为专业,同时非常恶心的是,团伙里不少干活的都是从国内出去的普通人。

电影里有两个典型人物。

一个是IT男潘生,另一个是模特梁安娜。

潘生是在国内职场受排挤,于是拿到一个“优质offer”去新加坡上班,在缅甸转机时被挟持去诈骗基地。

梁安娜则是受人蛊惑,为赚快钱主动加入。

不过一旦离开中国国土,进入诈骗团伙的势力范围,不管你是主动还是被动,这条命就由不得自己做主了。

刚刚我说电影已经演得比较克制了。

所以,潘生还能带着左膝粉碎性骨折回国,梁安娜被虐待后塞进麻袋扔海里,还能被对她有好感的小头目救起来,这些纯粹都是为了电影过审和剧情发展需要。

真实世界里,国内出去进入诈骗集团的人,要么死在异国他乡,要么掉三层皮再走。

甚至,电影结束后的真人采访里,不少人根本都不是被骗,而是出国旅游时直接在大街上被掳走,完全是天降横祸。

一边看我一边就想,最近这几年,我是不是应该先把东南亚排除在旅游清单外了?

这话虽然武断,并不能说去了就一定会怎样,但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根本没有能力去识别哪里安全,哪里危险,这些社会治安没法保障的失败国家,还是离得越远越好吧。

最后再啰嗦两句。

中文互联网上关于电诈有许多段子,博大家一笑,但是如果你认真去了解这些案情,没人能笑得出来。

《孤致一掷》电影剧情就来源于上万起真实事件。

受害者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。

我们写文章经常说“被社会毒打”,那都是比喻带点夸张,而身陷诈骗集团那才真的是“被毒打”,像牲口一样被虐被卖被杀是家常便饭。

要我说,怪就怪中国的治安太好了,太安全了,时间一长,大家就把安全视为理所当然,失去了对欺骗对暴力的警惕,不管男女全都变成小绵羊。

我倒不是说让国内治安糟一点,去适应境外。

而是说,如果工作或者旅游大家一定要滞留在那些国家,建议你一定多个心眼,因为在真正的丛林社会,弱小和轻信就是原罪。

作者:格总,前华为销售;前投资公司总监;《职场的逻辑》书作者;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。微信公众号:格总在人间(ID:I-Gargamel)

岭南会旗下新公众号——岭南金融圈。这里我将分享一些自己的原创投资感悟,并推荐一些回报几十倍的投资标的。关注岭南会的粉丝,务必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关注!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