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观察:开展!这场追本溯源的一“字”之约等你来聚
红星新闻网(记者 李慧颖 实习生 郭佳欣)6月10日报道仓颉作书,开乾坤之未明;甲骨刻字,铭万世之流芳。今日,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配套活动,“汉字中国——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”将在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盛大启幕。为了这场追本溯源的一“字”之约,众多国宝级文物跨南北、越八方来到成博——从镌刻历史“骨相”的殷商卜骨,到笔书民族气韵的淋漓翰墨, 藉由汉字,我们得以相认。
(资料图片)
本次大展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,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四川省文物局、成都市人民政府、成都市文物局、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,成都博物馆策划实施,全国20个省、直辖市,40个文博机构鼎力相助,汇集珍品共220件,其中一级文物70件,珍贵文物90%以上,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水平最高、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。从汉字的演变历程,我们触摸中华文脉的发展与赓续,在全社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,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增加文化内涵和底蕴氛围,为助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添砖加瓦。
“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,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,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,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。”本次展览即以“源”“远”“流”“长”四字构建讲述脉络,见字剖意,释读萃图成字之“源”、文以载道之“远”、福泽广布之“流”、文脉绵延之“长”,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、相互成就的历史长卷,就从这里徐徐展开。
“字”气东来,金“字”招牌
本次展览的故事,从8000余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讲起。
走进序厅,仿佛穿过鸿蒙初开的时光隧道,来到了文明初萌的节点。序厅尽头的贾湖刻符龟甲出土于贾湖遗址,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。该龟甲上的刻符形似一只眼睛,自此,文明在混沌之中睁开双眼,先民智慧汇成漫天星斗,照耀中华文明的汤汤之水奔腾不息,绵延至今。
作为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,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出土的史墙盘填补西周重大史料空白,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;晋公盘上载录史实的青铜铭文,带你管窥一段春秋列国旧梦;来自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——秦二十六年铜诏版,其上阴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,字迹清晰,弥足珍贵,不仅为秦统一度量衡提供了翔实物证,更是秦统一文字、变大篆为小篆的历史见证。此后天下分合、朝代兴替,而“书”必同“文”,统一的文字成为中华民族四海一心的文化坐标。
汉字的炬火召引之下,众多国家级文化遗存千里迢迢遥赴蓉城,共同演绎着一个民族坚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创造力。从文明之源到统一之基,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汉字,仍在不断谱写新的华章。
“字”成一脉,古今同辉
秦统一中国后,迅速推行“书同文字”的政策,保障了秦法在更广阔疆域内的施行,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。汉代,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盛世,篆书隶变,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,“汉字”之名即由此定格,让中原先进的技术、文化以文字为载体传播至边塞地区,真正从文化、思想上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国家。在魏晋南北朝的民族熔炉中,汉字是维系民族交流、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纽带,此时期行书发轫而草书盛行,风流之姿中展卓越风骨。隋唐以降,书法名家辈出,虞世南楷书《大运帖》页结体开阖大度,用笔遒丽秀逸,无不圆融如意;柳公权《玄秘塔碑》拓片顾盼神飞,全碑无一懈笔;褚遂良《同州三藏圣教序碑拓本》尤有坠石惊雷之势;米芾行书《方圆庵记册》为其早期“集古字”的佳作;黄庭坚楷书《狄梁公碑册》造“狄公事,范公文,黄公书”之三绝;赵孟頫章草书《急就章册》更具古质之风,亦可见其用功之深。楷、行、草诸体新风渐成,兼收并蓄、雄强博大的精楷在万邦来朝的大唐之际日趋完善,成为通行至今的汉字正体,真正立成“天下楷模”。
从上古图语到书风万千,从龟甲铜器到绢帛纸张,汉字的魅力在形貌、载体、书写方式的更迭中不曾消减,反而历久弥新。汉字不仅体现着每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,也彰显出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、价值体系。周天球所书《行书陋室铭轴》,用古雅工丽、余韵悠长的书风,传扬着诗人刘禹锡洁身自好、荣辱不惊的隐逸品格。祝允明草书《岳阳楼记》,以果敢苍劲的运笔、恣意纵横的书势挥毫着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千古名句。更有宋代著名词人、爱国将领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《去国帖》,浑厚沉婉,方正挺拔,尺牍文书中力透纸背的,是历代文人修身致知、心怀天下的精神脊梁。
柳公权曾言:“心正则笔正,笔正乃可法矣。”方寸之间抒写出的人格气韵、精神风骨,是经过历史洗礼的中华文明永恒跳动的脉搏,是江河万古、未曾断绝的华夏民族精魂所归。
锋藏锦色 墨撼蓉城
四千余年前,在长江上游诞生的巴蜀文明,如一颗灿烂的星辰,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系统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华。
在战国到西汉的巴蜀青铜器上发现的“巴蜀图语”,让汉字传奇的外延变得更加宽广。本次展品中的战国蚕纹铜印,神秘奇诡,展现出蜀人撷万物神髓的非凡想象力,让人遥想那个仍未被解码的古蜀国度。而出土于天府广场的天府汉碑,以雍秀汉隶刻录着“列备五都,众致珍怪”,则是两汉时期成都丰饶繁盛的有力佐证。
蜀之人文,俊采星驰;蜀之四时,物华芳新。6月10日起,除“汉字中国”特展外,成都博物馆还将推出“寻迹巴蜀——四川地区考古新发现图片展”“大美天府——四川地区文化和自然图片展”“雕饰山河——川渝石窟与摩崖造像图片展”三大配套展览。聚焦“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”的主题定位,展览围绕巴蜀考古成就、川渝石窟妙相、天府名胜巡礼三大板块,覆盖四至六层展区,生动立体地展示天府千年人文华彩和自然大观。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广州科技活动周进入预热 明日正式启动300多场主题活动接踵而来
- 深化重点领域信用建设 广州正式出台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
- 女童不慎掉入20米深井 18岁小姨三次下井成功营救
- 西安3个区域12月28日起每日开展全员核酸 官方提倡民众居家健身
- 浙江乐清一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复采复检为阴性
- 浙江本轮疫情报告确诊病例490例 提倡“双节”非必要不出省
- 西安警方通报6起涉疫违法案件
- 西安新一轮核酸筛查日检测能力达160万管
- 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11例
- 重庆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警示党员干部清新过节
-
云南清水河边检站查获走私玉石和玉石毛料65公斤
中新网临沧12月28日电 (徐媛 雷珍玉)记者28日从云南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,该站近日在清水河口岸查获一起利用货车藏匿走私玉石
-
让农民工不再忧“薪” 湖南祁阳高效根治欠薪
中新网永州12月28日电 (刘志军 周盛波)“感谢你们,没有你们不辞辛苦、多次讨要,我们肯定拿不着钱,这个年肯定过不好。”27日,农民
-
浙江缙云九旬老党员20多年义务为乡村老人理发
中新网丽水12月28日电(范宇斌 蒋依笑)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七里乡大园村周坎头自然村,今年90岁的陶岳贵在年近古稀时拾起剃刀,20多年
-
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
(抗击新冠肺炎)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 中新社广西东兴12月28日电 题: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
-
长江流域生态管护员:我与长江的十年之约
中新网江西彭泽12月28日电 (袁昕 记者 王昊阳)“这是我今天第三次巡查了。”穿着新制服的长江流域生态管护员吴成年站立船头,在
-
吉林查干湖冬捕启幕 头鱼拍出2999999元
中新网松原12月28日电 (石洪宇 谭伟旗 薛栋栋)中国查干湖第二十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28日开幕,数万名游客现场直击鱼跃湖面的盛况。
-
甘肃中药炮制师研习古法30载:掌心留痕,翻烂资料书
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(张婧)从事中药饮片加工技艺30年的张良,右手掌心有一条老疤痕,“20年前跟着老师傅学习中药材性状鉴别,传统方
-
广东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
中新网广州12月28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广东省28日正式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。即日起,涉疫风险人员来(返)粤前可在“粤省事”
-
武汉协和医院开设互联网儿童医学中心
中新网武汉12月28日电 (聂文闻 彭锦弦 陈有为)记者28日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(以下简称“武汉协和医院”)获悉,该院在湖北省首
-
四川:力争三年完成638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
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(杨予頔)28日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,近日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《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
X 关闭
北京试点全龄友好住宅项目 老年家庭购房首付最低35%
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0例 详情发布
广东最低气温跌至-6℃现冰挂 部分道路及海上交通受影响
“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”启动 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“免疫力”
珠科院多举措助力大湾区抗旱防咸保供水
X 关闭
每日聚焦:非遗融入生活 文化自信自强
当前快讯:吃美食、看电影、赏舞剧!非遗文化在新时代有多潮?
环球关注:有承包合同是否不构成劳动关系?
世界热点评!民事补偿 关于民事补偿介绍
高速超速10%以下怎么处理违章异地(高速超速10以下怎么处理) 今日热搜